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举办

来源: 安徽大学文学院 | 徐晨 | 时间:2021-06-15 11:22:55

  6月12日,由安徽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化研究分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与批判标准”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合肥隆重召开。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山东、四川、湖北、湖南、贵州、江西、重庆、广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专家学者代表11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分会会长、安徽大学大师讲席教授欧阳友权主持,安徽大学副校长程雁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丁国旗,安徽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史培刚,安徽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黄烈依次为会议开幕式致辞。程校长代表安徽大学向莅临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她就安徽大学的双一流建设情况向与会专家作了介绍,并对关心支持我校文学院发展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同时带来了安徽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中心由院级正式升格为校级的好消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丁国旗说,此次会议让他看到了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盛世和人才格局,他期待听到更多新思路、新见解。史培刚主任认为此次会议主题非常重要,网络文学进入转型发展时代的步伐和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节奏是吻合的,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建设涉及到正本清源的问题,围绕评价体系建设还应注意到文化传承、网络文化的海外传播等方面问题。黄烈书记就安徽大学文学院的学院建设作了简单介绍,表达了学院对于网络文学研究的重视和期待。开幕式结束后,与会的专家学者一同合影留念。

  此次研讨会的主体部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共有十三位专家学者发言报告,由安徽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周志雄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杨向荣教授评议;第二阶段是安排在下午的小组讨论,共设有五个不同主题的分会场,每个分会场各有十余名学者发言讨论。

  学术研讨第一阶段里,丁国旗教授以《如何评价网络文学》为题发言,他认为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应该成为网络文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主要命题,“文学这个大篮子,是能装得下网络文学这个新品种的”,在评论网络文学的时候要遵循文学的评论标准与原则。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提出网络和文学的双系统观,即网络文学的未来发展是由这两个系统的互动及具体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他还联系自己最近关注的科幻电影领域,以《刺杀小说家》为例分析电影中出现的网络作家形象,提出了如何将网络文学中的科幻资源向科幻电影转化的思考。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新媒介文化研究分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定家教授认为“野蛮生长”的网络文学无论是处于自身发展需求还是国家管理要求都有建立体系、寻找评价标准的必要性。他从“读图时代”的概念出发,认为网络文学正处于文字和图像这两种界面的过渡阶段,所以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苏州大学汤哲声教授探讨了网络小说的“寻根”与“标准”,基于网络文学与中国传统的勾连关系提出,可以将民族性、传统性作为研究中国网络小说的一个切口和建构评价标准的一个维度。杭州师范大学单小曦教授从使命和钳制两个角度谈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境况,认为中国网络文学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未来,但目前中国网络文学正遭受网文平台异化、网文制度不健全和精英批评话语的三大钳制,而如何破解钳制就是当代网络文学研究学者需要面临的挑战。杭州师范大学夏烈教授运用布尔迪厄的“场域学”理论反思网络文学批评体系的建构,认为网络文学场域中受众、产业资本、国家政治和文学知识分子这四种基本力量此消彼长所形成的合理矩阵效应对网络文学发展产生影响;同样基于对场域变化的认识,回归类型学研究更能够施加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中南大学禹建湘教授谈论网络媒体生态优化话题,提出网络文学类型百花齐放,现实题材“整体性崛起”,佳作频出,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文学“精神合榫”期待新突破,网络文学以内容为王,经典性作品的出现值得期待。西南科技大学周冰教授以《论网络文学的关键词批评》为题,考虑网络文学批评的角度要与网络文学写作实际相适应,非常有现实针对性。安徽大学吴长青博士深入网络类型小说中的技术叙事,从艺术与技术的关系考虑网络文学的一种文学审美性,角度独特。西南大学黎杨全教授着眼于新媒体的间性连接,提出文学性与连接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认为在评价网络文学的时候需要关注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间性现象与术语,建构网络时代的间性诗学。首都师范大学许苗苗教授从耽美文学这一网络文学类型切入,探索这一话语的历史进程,其中包括它的消费需求和文学话语争夺等问题,认为耽美文学很好地表达了女性的男性观看这种文化诉求。上海大学张永禄教授强调建构网络小说类型学批评,对当下的网络文学发展基本情况进行评价,强调文本系统不同,必须通过类型化进行阅读,要加强研究者与作者的沟通。安徽大学江秀廷博士聚焦网络侦探小说,点出其发展困境并反思问题在于“先天不足”、“水土不服”和“模式有误”。发言结束后,杨向荣教授作为本场评议人对以上专家的报告进行总结和细致评议。

  下午,研讨会进入第二阶段的小组讨论,五个不同主题的分会场分别进行,各有十余名学者代表参与发言讨论。

  第一分会场,主持人为丁国旗教授,评议人为汤哲声教授。本场以欧阳友权、张志忠、周志雄为代表的十二名学者围绕“评价体系与标准”的主题发言。欧阳友权教授提出自己对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初步想法,即“评价树”构想,将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列举出了五个一级指标要素:思想性、艺术性、产业性、网生性和影响力,一级指标之下还有一些量化标准,它们就像一棵树,由下朝上,越贴进树的根部,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权重可能会越多。此分会场的评议人汤哲声教授认为欧阳教授的发言是网络文学研究新的突破,将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山东大学张志忠教授提出网络文学和新媒介的第三次浪潮、小说的常态和变速的问题以及网络文学的新的界面等关于网络文学评价的几个新观察视角。安徽大学周志雄教授认为网络文学评价是一个难题,但它也是一个系统,是从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和写作实际出发,进行理论提升总结的一个过程。过程中需要建立大文学整体观,即认可网络文学,明确网络文学具有分层性。其具体路径为:从建立网络文学作家的研究档案开始,因为网络文学的变化和迭代是潜在的,需要长期的、大视野的关注和追踪才能分析出来。另外,西北大学副教授陈海,湖南科技大学教师李文浩,江汉大学教师蔡爽爽,安徽大学徐亮红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姚婷婷博士,泰山学院教师陈保志,阜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王采妮、龚卫珂等学者围绕各自的论题做了发言。

  第二分会场的主题是“类型和文化”,由《探索与争鸣》杂志社主编叶祝弟担任主持人,西南大学黎杨全教授作评议人。杭州师范大学杨向荣教授发言的题目是《新媒介的文学传播及其反思》,他认为新媒介和数字信息构建了一个文学传播的新的样板和格局,同时也给我们今天的文学传播带来一种新的困境和挑战。南京师范大学李玮教授在发言中提出“情感现实性”的概念,认为虽然架空世界背景和虚构人物是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但依然表达了强烈的现实性,即情感的现实。中国地质大学李玉萍副教授解读耽美文其实是女性立场的男性审美文化,它对当下的中国社会主要产生四个方面的影响。苏州大学于经纬博士认为,武侠网络游戏本质上是对传统武侠小说意义空间的一个再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借由对传统武侠小说经典叙事学这样的一种颠覆来达到的。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教师陈进认为,现下许多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其实只是去价值化的爽文,读者阅读也只是为了了解行业知识,现实题材小说的创作,不应仅仅满足于用“硬核”进行逼真的“画皮”,而应当用与时俱进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进行深度的伦理思考,对现实进行深度的介入与“画骨”,追求人性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本组发言学者还有安徽开放大学副教授李如,广西民族大学耿文婷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教师王茹,武汉轻工大学教师喻晓薇,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蔡玉、徐晨等。

  第三分会场以“叙事与媒介”为主题,《当代文坛》杂志社副主编赵雷任主持人,上海大学教授张永禄任评议人。西华大学教授陈海燕认为我国动画电影想要突破困境,就必须立足本土中国元素,同时借力以网络文学、短视频为代表的网络文艺这个体量巨大的资源宝库,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苏州大学教师张学谦探讨网络文学中外来叙事要素的偏移以及偏移过程之中所重构的内在文化逻辑。嘉兴学院副教授周敏和苏州大学王宗辉都选择了“西游”IP作为研究对象,前者反思以《悟空传》为代表的玄幻电影暴露出的叙事深度不足的问题;后者则是以《大话西游》为例分析这一IP经典化的成因和表现形式。新余学院唐冰炎教授的发言围绕圈层文化与近年国产IP影视剧发展流变,为我们展现了网络文学更迭过程中创作理念的冲突与成长。中南大学研究生单志仟关注的话题是现实题材网络小说改编,她认为在网络现实小说改编剧的实际评价当中,应该遵守创作和传播的规律和特点综合把握。

  第四分会场的主题是“作家与作品”,由首都师范大学许苗苗教授主持,单小曦教授作为评议人。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罗亦陶、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丁昊、卢书曼和汪国美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庹政的作品。网络作家庹政以《从“系统流”流行看网文的浅白现象和趋势的主动性》为题分析系统流的核心就是简单化、非逻辑性、轻松无脑爽,并反思它的弊端,认为应追求正向的书写和价值观以及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许潇菲、汪晶晶、杨春艳和赵艳则围绕阿菩的作品作评论分析。本组发言学者还有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许青青、潘亚婷,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汪欣,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吴慧雯等。

  第五分会场聚焦“评价与传播”,由西南科技大学周冰教授主持,中南大学禹建湘教授任评议人。中南大学纪海龙教授和硕士研究生魏楚航围绕网文出海的具体案例以及《凡人修仙传》这部仙侠小说的传播来探讨网文出海如何寻求适宜当下发展阶段的传播模式和策略。黔南民族学院教师吴英文从新媒体文学的可视化谈到随之而来的文本形态变化。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朱柏安分析目前网文算法视角下的海外网络文学的三个特点,认为评价的关键在于理性认识文学、文化和产业的关系。南京林业大学韩模永教授提出建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时候要考虑空间维度的观点,其中一是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二是从时间艺术到空间性文本,三是从单一主体、和谐关系到团队生产、裂变的文学场。浙江外国语学院刘亚斌主要阐述了网络文学的文本与界面的关系。山西大学副教授刘芳坤以她的亲身经历讲述网络作家与评论家之间的关系,认为批评家有自己的场域,可以自成体系。湖南工商大学讲师贺予飞认为,对网络小说评价失依与失准的问题,批评主体可尝试从文本质量、传播力、商业价值、社会和文化影响力四大维度进行网络小说评价标准的多维建构。本组发言学者还有上海政法学院高翔,中南大学赵明,江西师大雷雯,西安外国语大学王昱娟,安徽大学吴一蝶,长沙学院杨志君,南京师范大学祖诗晏等。

  大会的总结发言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定家教授主持,五个分会场的评议人汤哲声、黎杨全、张永禄、单小曦和禹建湘依次就小组讨论情况向所有与会嘉宾作汇报。

  最后的闭幕式上,欧阳友权教授作总结发言,指出此次会议内涵丰富、容量大、效果好。欧阳老师回顾了学会发展的历史,认为网络文学可以说是风景这边独好,这个大趋势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欧阳老师认为,这次会议有几个特点:一是会议代表广泛,原计划开个五六十人的会,结果有7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代表一百多人参加,与会代表五代同堂,以年轻人为主,90后、95后比例较高;二是网络文学研究越来越细致,从宏观的走向微观。有个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蔡爽爽老师,是学心理学的,从基于微博大数据来谈网络作家的心理特征,研究角度非常独特,研究很有启发性。

  今天,网络文学发展有几个重要话题:一是今天的网络文学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从党中央到各级领导到网文界,都在关心中国网络文学的高质量发展这个话题;二是现实题材创作成为热点,但是现实主义的网络文学依然稀缺。现实题材的作品存在主流叫好,市场不叫座的尴尬;三是内容生产与IP分发的紧密结盟,这是一个趋势;四是付费免费之争对上游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免费爽文带来市场下沉,造成一个倾斜的网络文学场;五是网络行业的生态优化问题,网络文学是底层人民最大的精神需求,网络文学被低估了;六是人工智能对创作的挑战。

  网络文学研究面临着很多困境,一是阅读量的困境;二是来自传统文学理论界的挑战,网络文学研究还处在理论研究的边缘位置。网络文学研究的持正创新需要一代代学人的努力,要看到文学的天空终将属于网络,网络文学研究也必将成为显学。再过10年20年,研究网络文学就会真正成为我们学术界的主流。

热点关注

+more
“喜迎二十大”优秀网络文学作品联展启动

22家重点网络文学平台将设置活动专题页,上线优秀网络小说347部,持续到年...

会员

+more
  • 东家少爷:人生漫漫,要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 苍天白鹤:不想当编剧的作家不是好厨子
  • 酒徒:一直陪伴下去,直到我们都白发苍苍
  • 烽火戏诸侯:赤子之心,四季如春
  • 管平潮:网络文学创作要有精品意识
  • 裘荣康
  • 毛晓青
  • 柳明晔

排行榜

+more